第四篇:
卞之琳与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于2015年6月17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2岁。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她是民国时代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之一,系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美国汉学家傅汉思赴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耕耘一生。她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年轻的卞之琳站在一夜风雨一层绿的江南断桥上看风景,却无端地误入了别人的情网。因此,有朋友笑他:卞之琳这家伙苦恋沈从文的小姨妹张充和,后来却娶回了文怀沙的前妻青林。
当初,正是卞之琳年少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爱上了大名鼎鼎的张府四小姐张充和。卞之琳这一爱,就付出了整整六十年光阴。
卞之琳成了沈从文府上的常客
卞之琳,中国新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1910年出生,祖籍江苏溧水县,生于江苏海门的汤家镇。曾用名季陵、林子、老卞等,最终仍觉得“卞之琳”三字,听来亲切。
年轻时的卞之琳已沉溺于清健豪华的新诗之中无力自拔,他在北京大学英文系遇上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徐志摩。徐志摩也很看重卞之琳的才气,遂将其引为自己在诗歌界的一个同志,热心地教诲不止。
由于徐志摩,卞之琳很快就与京派那一班气质峭拔风雅的文人们熟识了。
不过,卞之琳印象最深的,仍然是沈从文先生的好相与。他们的交往,大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初期。当时,徐志摩介绍沈从文在国立山东大学教书。青涩的卞之琳想在北平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三秋草》。囊中羞涩的卞之琳,电光一闪,第一个想到了沈从文。于是,他就眼巴巴地跑到青岛找沈从文。
当时是1932年,沈从文正着手筹备着自己的婚事,手头并不宽裕,但沈从文却眉头不皱地慷慨相助。其实当时沈从文的抽屉中,正静静地躺着八张当票。由此,卞之琳便成了沈从文府上的一个常客。
1933年9月9日,从山东回到北平的沈从文,与自己倾慕已久的张兆和女士在北平中央公园的水榭,举行了一场庄重而又热闹的结婚典礼。
沈从文新婚不久,小姨妹张充和从苏州老家来到北平,投靠新婚燕尔的三姐、三姐夫。令卞之琳措手不及的“惊艳”之遇,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蓦然发生了。
张家的四小姐张充和
合肥张家的四姊妹名声在外,均才色俱佳,诗词曲画,样样精通。
张充和与上面的三个姐姐相比较,个人的条件可谓更加得天独厚。还在充和八个月大小时,她就被一位虔诚信佛、法名识修的叔祖母,收养在膝下,作为自己的亲孙女着意予以抚养。
充和十一岁时,叔祖母为了把她打造成为民国一代风华绝尘的淑媛,特地从山东请来了吴昌硕的高足、著名考古学家朱谟钦先生,作为张充和的国学老师,直至其十六岁。
张充和十六岁之时,溺爱她的叔祖母识修居士过世了。张充和继承了识修居士留下的一大笔遗产,这使得她后来的生活衣食无忧。
她回到苏州,与父亲、继母和弟弟们同住。她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读过一年的书,可是,她觉得并不舒服。原因只是她不太喜欢学校中林林总总的各种纪念日。她在张家四姐妹中的性情,是自由、独立又有一点小小的任性的。于是,趁着三姐新婚,她跑到北平来了。
初相见
卞之琳与张充和的乍然相见是1933年秋天的事情。当时,卞之琳刚刚二十三岁。在民国的诗坛上,正像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
那时,他的诗正跳出男欢女爱的小家子气,他颇自负地表示,绝不自画樊篱地局限于脂粉气息的私生活描写中。可是,与张充和之间的这场蓦然相遇,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卞之琳后来的创作风格。
张充和来到北平,考上了北大的中文系。是年,北大中文系只招录了三位女生。
1933年初秋的一天,刚刚成为北大中文系新生的张充和,兴奋地坐在沈从文达子营住所的那棵槐树下,兴高采烈地讲述自己一天的见闻。
这时,闲来无事的卞之琳,来热闹的达子营二十八号拜访了。
当时,巴金正作为贵客住在沈从文的家中。巴金与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沈从文以及其他数位熟悉的文学青年,都围坐在张充和的身边,听她聊得起劲。卞之琳习惯地在树影下稍远的地方,安静地坐下了。二姐张允和的眼尖,拍着手招呼卞之琳:来,卞同学,坐到前面来,这次二姐要给你介绍一个新同学呢。卞之琳这才脸色羞涩地走到了前面。
张允和给卞之琳介绍说:“这位小喇叭筒是我的四妹充和。她今年刚刚考入北大。今后,卞诗人与我们的四妹就是师兄兼老乡了。”张充和大大方方地拉起卞之琳的手,轻轻地说:卞诗人,卞师兄,卞老乡,今后请多多关照!现在,你就跟我同坐一条长凳子吧!
卞之琳从来没有与青春玉女的纤巧小手轻握的经验,张充和这一拉手、一套近乎,竟然把意气风发的青年诗人羞了一个大红脸。卞之琳猝不及防地一头堕入了一见钟情的经典情爱模式之中。
促狭淘气的才女和沉静内敛的诗人
1933年10月,靳以和郑振铎在北平的三座门大街,着手筹办《文学季刊》。巴金也参与到了编辑工作中。靳以、巴金很看重卞之琳的才气,便把《文学季刊》的附属月刊《水星》交给了卞之琳打理。
生性活泼的张充和,很快就与靳以、巴金、卞之琳等人混熟悉了。所以,也就时常大大方方地出入于三座门大街那个葱绿可爱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