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萧军,给了萧红以做人的尊严,生存下去的勇气,开创新生活的希望。萧军冒严寒,忍饥饿,外出四处打工授课,养活了产后在家待业的萧红。终于稳定下来的萧军与萧红,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萧军是报社的编辑,时有文章发表,萧军最早看出了萧红潜在的才华,他还积极鼓励她并几近手把手地扶持她进行文学创作,就这样,萧红也开始写作了。她的初作——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发表在《国际协报》上。从而使萧红迈入了文坛的门坎……两人合作完成了一部名叫《跋涉》的文集。
他俩决定用萧红河萧军来做他们各自的名子发表作品。二萧在哈尔滨度过了一段安宁而充实的时光。后来萧军提议,并且亲自执笔写信给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将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呈到了鲁迅先生的案头上,使得萧红得以与萧军并驾齐驱蜚声国内外文坛。在这部被鲁迅赞誉为“力透纸背”的作品中,其中一些至关重要震撼人心、充满着强烈反满抗日情调的灵与肉、血与火搏击的活生生的场面,都是在萧军的提示下完成的。
她的命可以说是他拣回来的,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的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的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二萧与鲁迅结识,这成为二人在文学事业上的转折点。1934年10月,在鲁迅的支持下,他们搭乘日本货船来到了殖民地上海,住在大陆新村,成了鲁迅的邻居。在鲁迅身边的初期,他们的创作和情感都更加丰盛,而且鲁迅还专为他们设下宴席,以便能介绍一些文坛的朋友给他们认识。为了给萧军准备一件合适的见客礼服,萧红连夜缝制衣服,在昏暗的灯光下熬了一夜,这些绵密的针线里凝聚了萧红的无限情意。1935年,“二萧”的代表作《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的重头戏,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当即震动文坛。萧红凭借自己的哀沉深重的文学主题和质朴清新的文学手法,迅速在左翼文坛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建立了声名。这两本著作一举奠定二萧在中国文坛中的地位。
这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这段蜜月在两年后不可避免地结束了。好不容易有了稳定的生活,有了理想的事业,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事业上成功了,可萧红在感情上却陷入了困境。此时的萧军,即便心里有些许不平衡,也属正常。昔日那个躲在自己身后,自称“悄吟”的女孩,如今一夜长大,一跃成为文坛备受瞩目的新新力量,并且在文学理想上,萧红的大写意式的创作方式,也同萧军相去甚远,她比萧军起步晚,却比萧军走得远,可谓开创了一条有萧红特色的文学道路。萧红这种在文学上的飞速进步,在萧军心里,或多或少,我想都会形成一个落差。萧军暴躁的性格,与萧红忧郁的心情之间的不和谐,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显现出来,这种不和谐深深刺痛了萧红的心。“往日的爱人,为我遮避暴风雨,而今他变成暴风雨了!让我怎来抵抗?”
有人说:萧军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性格中充满男人粗犷的刚气,他不喜欢婆婆妈妈的矫情,对待感情,远不如萧红细腻。萧红是很感性的女人,她谨小慎微地处理着一切,在乎着一切,周围的一切对她总会产生很大影响。萧红身上凝结着中国传统女性共有的柔性特征,她对男人有很强的依赖感。与此同时,萧红的性格中又有着新时代女性自尊的一面,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她很是执拗。萧红是爱萧军的,而且爱得很深很深。正因为这种深爱,她才会完全地依赖萧军。但是萧军确实有些粗线条,因此常常漠视了萧红的感受,这又极大地挫到了萧红的自尊。执拗的萧红总会选择与萧军针锋相对,就这样,萧红与萧军争吵不断。萧军自知与友人妻子之间的感情不会有结果,选择了理性的结束。萧红虽然心痛,但是为了维系这段感情,她保持了沉默。可是这件事却像是一把利刃,在萧红心头狠狠地划上了一道伤痕!
人们总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俩的到底为什么争吵不休,乃至于最后的分手?萧红曾经做出过解释,她说:“问题还是老问题,就是到底为了一个考虑,还是为了更多人考虑”有人理解是萧军总要去参加抗战,那是为了更多人的考虑,萧军若是留在她身边,那就是单为一个人考虑。可当初为什么能为了一个人考虑?现在为什么又不能为了一个人考虑?抗战固然是不可忽视的大环境,但在这之前,两人经历的内心挣扎,也格外引人注目。走到这种结果,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矛盾所致,想必是矛盾已经膨胀得无法复原了才会有最终的爆发,他俩的矛盾与彼此的感情走向和性格冲突有直接关系。
也有人认为,萧红的闯入,给鲁迅幽闭的心打开一扇窗户。在鲁迅面前,萧红常会流露出小女人的娇纵。鲁迅对萧红,给了她太多的溺爱,她可以随时来到鲁迅的家,就像自己家那样随意,她也可以坐在鲁迅的腿上跟他撒娇,令许广平见了都赶紧扭头走开。1936年,因为萧军的感情出轨,这件事对萧红产生了很大的刺激。她经常发烧、失眠,口干,胃痛,肚子痛,于是她频繁地到鲁迅先生家里去做客。是的,鲁迅对萧红的关怀真象慈父般地无微不至,寂寞的萧红常常一个人到鲁迅家去,有时一天去两次。鲁迅家客人不少,但纯真活泼的萧红到来,总让鲁迅开朗快乐许多。为了和萧红聊天,鲁迅是宁可不休息的,有时聊天到十二点都没夜车了,鲁迅就让许广平送萧红,叮嘱要坐小汽车,还要许广平把车钱付了。余杰说,鲁迅曾悄悄喜欢萧红,而萧红也悄悄喜欢鲁迅,“他们之间,除了师生之情外,时常产生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撞击。”这些萧军看在眼里,自然他心里不会舒服。
萧红对萧军一直是十分在意的,但她无法原谅萧军的情感出轨。他俩作为文友是十分相称的,或者可以作情人,但作为夫妻却并不合适,在萧红的心目中,她只想建立一个和谐安定的小家庭,有米袋,有面袋,有菜篮,但萧军并不这样认为,他在小说《烛心》中详细记述了当时与萧红的爱情的谈话:“爱就爱,不爱便丢开”,这种观念使他在与萧红同居期间,频频发生外遇,对萧红感情上的折磨是非常严重的。他的文学才能是无法与萧红媲美的,他只是靠刻苦和勤奋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绩,而萧红完全是一个文学天才,情感的细腻深沉又有几人能与之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