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小时候,每到寒暑假,母亲都会骑车载着我到姨姨家玩。由于路途很远,每骑上一段,母亲都会停顿休息一下。我性子急,一心想早点赶到姨姨家,好几次都埋怨母亲休息太耽误时间。可每次母亲都不急不火地对我说:“累了,就得停下,让心缓一缓,才会有更大的劲,走完余下的路。”
上高中后,一次独自骑车到姨姨家。仗着年轻气盛,我想一口气骑到目的地。结果刚骑到一半,我就累得气喘如牛,不得不停下休息片刻。稍后,骑着车往前赶,还真觉得浑身轻松。那时,才算真正体会到母亲所说的“让心缓一缓”的用意。
中年后,时不时咀嚼着“让心缓一缓”这句话,觉得实在是充满了禅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骑行的话,每个人自然都渴望能一帆风顺地到达终点。但是,体力、精力、路况、天气以及其他不可测的因素,都会或多或少会对我们的骑行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把这些内外影响降到最低,就需要每骑行一段路程,让心缓一缓。让我们的灵魂安顿一下,让我们的心灵轻松一下,然后,才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去骑好后面的路程。
这些休息的站点,就是驿站,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驿站组成的。每天,我们山一程、水一程地奔波忙碌,坦途也好,崎路也罢,体乏时就要停下匆匆的脚步。心累时,就要放下一些负重,让灵魂听听内心的声音,在驿站里安然小憩。然后,再以一颗饱满雄浑的心昂然前行。
让心缓一缓,能领略到人生路上更多的风景。拼搏是一种美,进取是一种美,悠闲也是一种美,小憩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一舒一缓,一张一弛,唯有停一停,顿一顿,用情去感知,用心去体会,方知人间百态,方觉人生百味。
让心缓一缓,能查漏补缺,让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变得淡定安然。车坏了要修一修,人疲了要躺一躺。趁着休整的当儿,抖一抖精神,理一理头绪,调一调状态。把问题和困难都考虑足一些,把不利和缺失都设法消除。经过休整,原来的茫然噪动少了,坚定执著多了。之后,我们才能怀揣一颗充盈之心,欣然上路。
让心缓一缓,能让人生变得更加睿智。心缓了,气平了,人就会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此时回首走过的路,总结经验,分析得失,吾日三省吾身,日积月累,既是修为,更是添智。正所谓宁静方能致远。过往的苦与乐,成与败,一一被铭记在心,前行中才不会重蹈覆辙,少走许多弯路,从而使我们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让心缓一缓,不是找理由懈怠,更不是听天由命、随波逐流。它让负重的心灵变得轻盈,让疲乏的灵魂变得清逸,让我们在人生路上且歌且行且珍惜,谱下更多更美的旋律。
让心缓一缓,你会豁然发现:原来世界是如此美不胜收……
第二篇:
远程研修学习任务是艰巨的,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学习的感觉是美好的。我坚持着,我努力着,一个个视频我认真收看,一篇篇资源我认真拜读,一份份作业、随笔我用心体悟、批改、推荐,聪脑而又润心,应该说,学员的作业里浸透了我的心血,一条条留言是我最真的感悟,真大的收获,最刻骨铭心的记录。那种快乐,只有用心了才能体会到,只有投入了,才感觉真的是美不胜收!
我高兴着学习的进展,得意但又不敢忘形。因为研修还在继续,磨课更艰巨的任务还在继续!
研修的惊喜无处不在,研修的硕果美不胜收,我在研修中的成长也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其中让我得意的要数简报的制作,说实话,此次培训之前我对简报的认识几乎为零。我深知有压力才有动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指导教师一行7人,群策群力,再加上省里的专家引领、高手的点拔,再加上我们细心琢磨,曾几次次,一琢磨就是半夜十二点,曾多少次,一个个惊喜把疲倦赶到了九宵云外,能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收获的快乐。我为有得意之作拍手叫好过,我为自己的大幅度进步欣喜若狂过,我为学员们啧啧的赞叹声流泪过,我还为大家评论的幸福失眠过。因为,我超越了我自己。我终于相信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能挖掘多少这得看外界的压力有多大,自己的目标有多高!”
研修的日子里,我每时每刻都在爬着“研修””的大山,趟着“研修”的大河,有“久旱逢甘雨”之喜悦,又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觉,不分白天和黑夜,如痴如迷,看看写写。时时看,日日看,白天看,晚上看,梦里还在看。开电脑时,迫不及待,如情人约会,好友聚会;看电脑时,如痴如醉,如情人谈话,如胶似漆;关电脑时,恋恋不舍,如情人分离,好友送别;我只想高呼:远程研修,真好!学习,让我不断进步;行动,让我享受生活;思考,让我更加聪敏;收获,让我拥有充实的教育人生。
是“研修”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是“研修”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是“研修培”让我与付出智慧和辛苦的教育专家和同行们息息相通,是“研修培”让我与全省那么多教师虽不“面对面”却已“心连心”,是“研修”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教师人生旅途的无限风景!更重要的是“研修”让我在默默耕耘中享受自己幸福的教育人生,是“研修”让我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真可谓为是,乐在其中!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第三篇:
也许在爱好登山的人们眼中,在登山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关于人生的感慨,而爬上了顶峰就可以饱览美景。人生同样也是这样苦尽甘来呀。而黄山自古因风景秀丽而闻名,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们的脚步,去感受苦尽甘来的历程吧。
有幸赴黄山一游,怪石、奇松、云海、温泉谓为“四绝”宛若天上人间,美不胜收,感物伤怀,为文以记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有太多的东西让人神往了。
中午我们是在黄山非常有名的客栈“云海楼”用的午饭,这家在网上被“驴友”们热衷预定的旅社饭菜味道还真是不赖。
云海楼最近规模也扩大了很多,美食部分也非常地道,云海楼美食府那边的负责人非常热情,在我们吃饭的时候和我们聊起徽州的文化,觉得很长见识。
饭后我们换乘小巴去宏村,透过明亮的车窗,路边一排风格各异欧式小楼映入眼帘,那不是别墅区,而是当地的农民房。
路边的民房,皆白墙黑瓦,两侧山墙砌有高高的骑马墙,这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最让人称奇的是这些房屋的窗户都开得比较小而离地都比较高,据说这种建筑格局是深有讲究的,安徽古称徽州,自古山多而地贫,故成年男子多外出经商,远行前父母为其娶一女子为妻,意为留根。
那高墙小窗加大了攀爬难度,是为家中的女子能更好的守节,在“浩荡山河男儿壮志,冷清清院落女儿无趣”唏嘘感叹中,黄山已近在眼前了。
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甜味,抚摸着每一寸肌肤,润润的,爽爽的,心也随之舒展开来。蜿蜒蛇行的盘山公路险峻异常,在频繁的转弯中,我看到劲拔松树,还有那漫山绿竹,真是苍山如画,翠竹如海。
在一个远山如黛,意韵悠然的地方我们下了车,环顾四周,在一片片翠竹的掩映下,碧池如玉,散落在蜿蜒的山谷巨石之中。眼前就有“天下名泉”之称的黄山老温泉口了,只见一桥飞架于山间,桥下溪水潺潺,桥为双拱石桥,桥身有三字曰“名泉桥”,虽不知此桥始建于何年何月,但是从桥身的古朴与沧桑中,可见其历史之悠远。由此向东不远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石像,徐霞客目光炯炯凝视远方,果断中透着刚毅,想为此像必为名家之做。徐老先生赞黄山曰“游黄山天无下山”,多年以来,好多人都在想是黄山美景成就了徐老生的游记,还是徐老先生的游记成就黄山的美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