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古代 发布时间:2021-05-30 09:16
[摘要]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聪慧美丽,才华横溢的崔莺莺,在人生路上,遇到了生命中哪个最爱的男人,一个贫书生,他们的爱情,让我们感觉到珍贵,可是谁也不会知道,最后她尽然被遗弃,让我们又再也不相信爱情。 第一篇: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崔莺莺本是元稹
第一篇:
 
崔莺莺本是元稹笔下的一个小说人物,她聪慧美丽,才华横溢,是古代的典型美女。后来遇见一名叫张生的书生,从此坠入爱河不能自拔,但是在那个男权时代,崔莺莺最后被无情的抛弃,现实之残酷。崔莺莺后来又被改变成为了《西厢记》,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崔莺莺是一个小说人物,最早出自于唐代元稹笔下,是小说《莺莺传》中女一号。这本由元稹着笔的小说描写的是一段爱情故事。
 
女主角是莺莺,莺莺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家喻户晓,她美丽,聪慧,有着大家闺秀之秀气美,温柔善良,而且才华横溢,这种女子却生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崔莺莺是整个古代社会的缩影,也是所有女性的典型代表人物,从崔莺莺身上可以看出唐代女性的爱情观,人生观。
 
有人提出这本小说是一本自传书,元稹就是张生,而崔莺莺是其往日的爱人。元稹为了前途命脉放弃了昔日恋人,娶了大家庭的女儿为妻。
 
而崔莺莺的原型也遭到了质疑,有人说她出身卑微,是寒门闺秀,有人说她是妓女,但是真相不得而知。
 
这本《莺莺传》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改写,在其基础上创作了《西厢记》,成为了一段佳话。
 
小说中主要讲述的就是一名叫张生的男子和一名叫崔莺莺的女子的爱情故事。在《莺莺传》中,崔莺莺父母双亡,正值兵乱时期,两人相遇在普救寺,张生救了崔莺莺一命,但也对崔莺莺一见钟情。此后为了见崔莺莺,爬树跳墙之事都干过,但是遭到了崔莺莺的斥责,这让张生很烦恼。但是殊不知崔莺莺心中也有张生,后来崔莺莺主动寻爱去见张生。这样爱情没多久,张生上京赶考将崔莺莺抛弃了。不仅如此还对崔莺莺恶语相向,将其人格污蔑,到最后两人各自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张生去见最后一面但遭到了拒绝。这是 一个悲剧结尾的故事。
 
在《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是一个相国小姐,大家闺蜜,名门之后,从小接受封建教育,其爱情婚姻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是崔莺莺却打破了这一个传统,崔莺莺对张生一见钟情,她敢于追求爱,崔莺莺在月下吟诗唱歌表达情愫 。
努力争取终于征得父母同意,但是却又遭到了父母的悔婚,面对这种困境崔莺莺冲破束缚,最终赢得自己的爱情。崔莺莺处在封建社会,却冲破束缚,勇于追赶爱,将一个人物演活了。
 
关于崔莺莺简介,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崔莺莺本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是却栩栩如生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崔莺莺是古代女性的典范,被人们铭记于心。
 
第二篇:
 
导读:《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元代汉族戏曲剧本,王实甫撰。《西厢记》中无不体现出道家哲学上善若水、素朴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芳十九岁,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书生张生碰巧遇到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本是欣赏普救寺美景的张生,无意中见到了容貌俊俏的崔莺莺,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

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第三篇: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
 
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摇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编辑:ctwxc

相关推荐

扫一扫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