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

古代 发布时间:2021-05-30 10:27
[摘要]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 不是神仙,你就会有感情,不论贫穷富贵,不份地位高低;张爱玲,一个伟大的女作家,不仅作品优秀,就连爱情也是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人羡慕啊!下面来看看他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吧! 第一篇: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 张爱玲(1920199
第一篇:
 
      张爱玲(1920—1995),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出身名门,外曾祖父是清末名臣李鸿章,后家道败落。原名张煐,1930年改名爱玲,另有笔名梁京等。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童年读旧时私塾,中学念西方学校。少女时爱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8岁始投稿,9岁写小说,中学时便有不少作品发表。
 
      张爱玲的创作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不够宽广,却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其作品既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又突出运用西方现代派心理描写技巧,并将两者融于一体,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内心的把握非常精妙,形成苍凉美艳、凄冷独绝、平实灵俏、文情两佳、不拘一格、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被人称为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个“异数”,是“女作家中最有才气也最具争议的一个”。
 
      文如其人,张长得也古典,爱穿旗袍;又善英文,爱喝咖啡;远离时代大众,生活奢华孤傲;虽不是天生丽质,却也高贵雅致,故有“海上名媛”美誉。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的作品由于重审美、轻政教,曾经在新中国大陆文学界一直被忽略。近两年,由于海外华裔学者夏志清等人的大力肯定和推举(夏志清的另一重大贡献是还推举了沈从文),特别是80后独生子女拥上社会舞台,他们鼓吹小资、强调自我,喜欢类似张爱玲这样风格特别、个性张扬的作家,以及她独特、曲折的身世和性情;加上整个时代的嗜好,便把她顶到了一个极崇高的地位,文坛上一时出现非常热闹的“张爱玲热”现象。她的作品当然有很多、很大的优点,但也不应该拔到太高的位置。
 
      有人说,谈女人,归根结底要谈与她有关的男人。相对于遥远的出身,丈夫对妻子的影响显然大得多。更何况,张爱玲在后世很受争议,相当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她与汉奸文人胡兰成的那段短暂婚姻。成也是卿,败也是卿。胡给了她一些时日的爱情与欢乐,但也让她长年背上罪名,被“女作家”和“女汉奸”两个头衔纠结了半个多世纪。而且,他的感情泛滥,最终葬送了他们的这段姻缘。
 
      胡兰成(1906-1982),才子加汉奸。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曾经也深爱过他。尽管这场婚恋自始至终就是一场美丽的错误,尽管结局并不是那么美满,但我想张本人也一定不会觉得后悔,因为总有值得之处。胡兰成大张爱玲14岁,而这倒也是她的初衷:“我嫁人,就必须要嫁比我大15岁以上的男子。”
 
      胡是浙江嵊县人,出身贫寒,中学未毕业即回家乡小学教书。从小聪明好学,有“乡间才子”之称,因此自视甚高。抗战后期曾任汪伪报纸《中华日报》的总主笔,当时汪精卫称他为“兰成先生”,经常向他“殷殷垂询”,他因此被称为汪氏的“文胆”。日本投降后逃出武汉,先后隐居上海、浙江等地。新中国建国前后偷渡至日本,后曾执教台北。1976年被逐出台湾,再次客居日本。最终病死于东京。
 
      从1943年到1946年前后,是张爱玲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期:她爱上并嫁给了胡兰成,最后两人又很快分手,使张不得不戴上“汉奸婆子”的帽子,几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一样;但是张爱玲确实是爱过他的,始终没有计较什么。另外,这几年又是她创作最鼎盛、成果最丰硕、文学名声最大的几年;除了是因为刚好处于她的创作状态最佳时期外,我们不能不说胡兰成的爱与帮助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就在张爱玲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张为这段畸形又不乏美好的恋情,倒还愿意拼命付出。他们自己的“倾城之恋”,倒也是缠绵悱恻、灵肉纠结、可歌可泣、可赞可叹的。
 
      她不介意胡已婚的事实,不忌讳他的汉奸身份,不管他大得可以做她的父亲(这自是因为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而且,胡兰成不光是已婚、是汉奸、是“长辈”,还是个情感泛滥、见异思迁、寻花问柳的登徒子。但谁叫他生得英俊、文采飞扬、风流倜傥、巧舌如簧、富有魅力呢?
 
      试想,若非有出众的才华(哪怕不走正道)、风流的性情(哪怕过于泛滥)、深切的付出(哪怕短暂绽放),又怎能打动孤傲如张爱玲的心?但是,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是瞎子、聋子,连聪明如大才女张爱玲者也难以超越。这莫非就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胡兰成对张爱玲而言,既有知己之意又有兄长之情。她在把自己的照片送给胡时,于背后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显然,当时双方应该有着很美好的情愫。
 
      那是1943年与1944年之交,胡兰成因为读了张爱玲的小说《封锁》,甚是倾慕她独特的才气,于是通过沪上另一位才女苏青的介绍,主动要求见她。虽然见她不易,但一见后,两人竟然彼此很有知交之感,惺惺相惜,畅谈甚欢,乃至忘了时光的飞逝。再说在此前,胡曾为汪伪政府关押过几天,张与苏等还写过联名信为他开释。
 
      当时胡兰成在南京办公,一个月回一次上海,一住便八九天。每次回来,他都不回自己家,而是径直赶去看张爱玲,一踏进房门就说:“我回来了。”两人天天在一起,喁喁私语无尽时。“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感恩于胡对自己的“懂得”,所以不在乎他的一切,也从不考虑什么天长地久、政治是非。
 
      还在较早时分,她就在一封给胡的信中大胆地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此年8月,胡兰成与第二任妻子离婚,便正式同张爱玲签订了一纸婚书,并“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但也就是在这年底,胡又在武汉与一个17岁周姓小护士搞到了一起。
 
      抗战结束后,人民的反日情绪分外高涨,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化名姓张,潜逃到温州农村。不甘寂寞的他,这时又结识了新欢范秀美——他高中同窗的庶母。当张爱玲得悉他的藏身之处,千里迢迢觅到他时,他没有惊喜只有震怒,因为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两人大吵了一架。
 
      张爱玲沒有能力改变什么,她告诉胡兰成她自将萎谢。她独自回到上海,一边心里流着血。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她的心,那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却无法再写出像《金锁记》一般凄美的至文来。她虽有着绝世才华,却不免落个孤凉结局。(但纵使他们已断绝关系,张爱玲还有信给他;并怜惜地给他寄去30万金圆券周济生活,这相当于当时一个中学教师83年的工资!)
 
      胡兰成在爱情上的不专一,使张爱玲的精神深受伤害,而遭怜惜张的人痛骂。可是,假如胡只爱张一个,亦即张是胡爱情生涯中最后的一个,那么情形又会怎样呢?(当然,其实所有假如都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以张爱玲的是非观与爱情观,她必与胡兰成一条道走到黑。恐怕到那时,张是否“文化汉奸”就没有今天的争议,遂成铁案了!即便她不被政府以妨害司法行为、背叛国家追究,所受舆论指责亦将不堪。
 
      胡兰成在晚年著有反映胡、张感情经历的自传《今生今世》、《民国女子》等。在这些书中,胡讲述自己一生中竟有7个女人,张爱玲之前有两任妻子,张之后又分别与周护士、范秀美、日本女人、上海黑帮头子寡妻等在一起。他对她们中的每一个都很用情,但每次都很短暂、都不专一,终以爱潮退却、薄情寡义收场。
 
      张爱玲虽只是他其中的一段,却是他整个后半生都魂牵梦萦的。书中但凡涉及张处,无不细腻生动,尽得风流。他形容张爱玲“脸儿像月亮”,“晴天落白雨”,“天道无亲”,“柔艳刚强”,“锦心绣口”,真正“小孩”,“莲花身”,“水晶心肝玻璃人儿”,“调养自己像只红嘴绿莺哥”;两人相好如“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当然,来揭秘吧认为其中有不少为自己粉饰、吹嘘、辩护的成分。
 
第二篇:
 
   有人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文字在她的笔下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人和对她的文字一定都有同样的感慨,因为阅读人与阅读文字都能给人带来莫大的快感。阅读她的人,是眼睛的快乐;阅读她的作品,是心灵的快乐!那么,这样的一个能令人身心快乐的女人,岂不就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天使吗?让她把在她那里才可以感觉到的异样和灵动都传递给我们,如干涸的泥土被甘霖滋润;似寒冷的霜雪被阳光映照。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察非常绝妙,她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
 
  张爱玲的审美是精致、才华是世俗的、毕生是传奇的。她虽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竟成了最后的焰火,那光影虹霓,却足以点亮人们半生的心路历程。张爱玲的童年并不快乐,父母离异,父亲曾一度扬言要杀死她,她逃到哪里,战火就跟她到哪里。爱情短路,婚姻触礁,不幸一个接一个地砸向这个弱女子。而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研究者对她给了很贴切的评价: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时独一无二的。她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她写的纯文艺作品令人心悦诚服;她写的言情作品更令人如醉如痴。像她这样的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女作家,绝无仅有。
 
  张爱玲,原籍河北丰润。1920年9月30日出生上海麦根路(今康定东路),取名张瑛。她是祖父是清末著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祖母李菊耦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之女,张爱玲则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她出身名门,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母亲是黄逸梵,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在津浦铁路局任英文秘书。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四岁时她开始私塾教育,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读诗背经。她自幼就受古典文学的启蒙,渐渐培育了她的文学天才。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当她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在《天才梦》中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1930年十岁时,母亲坚持送张爱玲进学校读书,为此同父亲大吵一场。母女俩偷着跑到黄氏小学,张瑛正式取名张爱玲。
 
  1931年秋就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次年校刊刊载她写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1937年夏天,毕业于圣玛利亚女校,母亲第二次出国归来,张爱玲因躲避日寇炮火到母亲家住,遭父亲毒打。1938年,旧历年的前一天,逃出父亲家,从此与父亲家告别。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专攻文学。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毕业前夕香港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未毕业即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她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胡兰成等。
 
  在当时的上海,张爱玲不仅是个有名的才女,更是著名的时尚中人。她穿的衣服都由自己亲手设计,或由好友
 
  炎樱设计,这些服装在当时无论是样式还是颜色都显得很大胆,这也成为了当时上海报纸和圈内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张爱玲的性格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享乐、孤傲、任性、对生活悲观……她虽然家常熟捻,人情练达,但生活中却始终与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她后半生的凄凉结局。
 
  1944年《万象》月刊连载了她的长篇小说《连环套》;《杂志》月刊刊载了她的《必也正名乎》《红玫瑰与白玫瑰》《殷宝滟送花楼会》《论写作》《有女同车》等作品;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传奇》由上海杂志社出版发行;1945年:《杂志》月刊连载《创世纪》《姑姑语录》《留情》《吉利》《浪子与善女人》等;《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1947年:《大家》月刊刊载《华丽缘》《多少恨》;《传奇》(增订本)由上海山河图书公司出版;与电影导演桑弧合作从事影剧活动,写出三部电影剧本《太太万岁》《不了情》《哀乐中年》;1948年以梁京为笔名在上海《亦报》连载《十八春》(后改名“半生缘”);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1950年七月参加上海第一届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五十年代初她辗转经香港至美国,在此期间曾经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她还为香港电懋电影公司编写《南北一家亲》等六个剧本,之后也曾从事翻译与考证工作。张爱玲发表在由周瘦鹃先生主持的《紫罗兰》杂志上的《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她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新星的来临的重磅炸弹;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的时刻,她的才情不仅在国内人尽皆知,而且更享誉国际。
 
  张爱玲与胡兰成
 
  正当张爱玲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却恋爱了,而这场恋爱的对象竟是她纵有千万条理由都不该爱的人。这个人叫胡兰成,他竟让张爱玲为其神魂颠倒、为其魂牵梦萦,是不是中了邪了吧?没有人能看好,更没有人能理解这份感情。 1944年初春的一天,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在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悠闲地躺在藤椅上翻阅着新出版的杂志。他在读着一篇小说,读着读着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个中年男人所读的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封锁》。
 
  胡兰成,是中国近代作家与争议性人物。浙江嵊县胡村人,生于1906年。从小家贫,吃过很多苦,赤手空拳拼天下。1936年,发生了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军阀反对蒋介石的“两广事变”,胡兰成在广西教书,在《柳州日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摇笔鼓舌,鼓吹两广与中央分裂,理所当然受到了军法审判。可他的政论暗藏玄机,引起了暗中窥觑者的注意,汪精卫系的《中华日报》开始约他撰稿。文章发表后,马上得到日本帝国主义刊物的青睐,当即翻译转载。抗战爆发,上海沦陷,胡被调到香港《南华日报》当编辑。他写了一篇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受汪精卫妻陈璧君赏识,立刻提升胡为《中华日报》总主笔。从此,开始替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服务,1940年汪记伪政府成立,胡兰成任汪伪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法制局长、《大楚报》主笔。
 
  胡兰成的发妻叫玉凤,在玉凤过世之时,胡兰成借贷以葬妻魂,却四处碰壁。对此,胡兰成后来回忆说:“我对于怎样天崩地裂的灾难,与人世的割恩难爱,要我流一滴眼泪,总也不能了。我是幼年时的啼哭,都已还给了母亲,成年的号泣,都已还给了玉凤,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仁!”就是这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只身闯世界的文人,在挣扎中淡漠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价值观。
 
  已在汪伪政府中任职的胡兰成正在南京养病,这天他收到了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第十一期,读到《封锁》的时候,他心有所动,对这个女作者张爱玲既充满了好奇,又充满了渴望。他被一种冲动燃烧了起来,使得他立即写了一封信给苏青,对张爱玲的小说说了不少好话,提出想要见这个作者。苏青回信说,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颇高。这更是让胡兰成对张爱玲念念不忘。不久,他又收到了苏青寄来的《天地》第十二期,上面不仅有张爱玲的文章还有她的照片。胡兰成对张爱玲的欲望之火燃烧得更旺了。他回到上海之后就专程去找苏青,要以一个热心读者的身份去拜见张爱玲。苏青告诉他张爱玲从不轻易见人,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吧。但胡兰成执意索要张爱玲的地址,苏青无奈,只好把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65室---张爱玲的地址给了他。胡兰成如获至宝,此时他早已顾不得自己已有妻室的人而且还是第二次婚姻的现实,第二天就兴冲冲地去了张爱玲家。他的家在大西路美丽园与赫德路相隔不远,登门求见却碰了钉子。张爱玲果真不见生客,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没想到第二天,张爱玲突然改变了主意,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在这之前,胡兰成因得罪了汪精卫被关押起来,张爱玲曾经陪苏青去周佛海家说过情。因此,张爱玲知道这个人,就决定可以见一面。
 
  据胡兰成回忆说,见面后张爱玲给他的感觉并不如他所想像的那样,他发现张爱玲个子很高,她坐在那里显得幼稚又乖巧,并不像个作家,更像个未成熟的女学生。但是他俩一谈就像开闸的洪水,足足谈了五个小时。两人似乎早已有了故交之感,待到胡兰成送张爱玲到弄堂口时,竟有些依依不舍了。次日,胡兰成回访了张爱玲,张爱玲的房里十分华贵,这使得他感到了不安,好像是三国时刘备进孙夫人的房间的感觉,他有些自悲。那天,张爱玲穿了一件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这又让胡兰成想入非非。此后,他每天都去看张爱玲。有一天,他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很快他们就恋爱了,他俩几乎到了如胶似漆的程度。那时胡兰成在南京办公,一个月回一次上海,一住八、九天。每次回上海,他并不回美丽园自己的家,而是径直赶到赫德路,先去看张爱玲。两人每天在一起,你情我爱。所有的人对他们之间的感情都迷惑不解,胡兰成是个汉奸,又有妻室,年纪大到几乎可以做张爱玲的父亲。他能赢得大才女张爱玲的爱珍是不可思议,人们都在为张爱玲惋惜。可是张爱玲却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她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有人分析他俩的爱情原因,觉得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背景下的高贵优雅,也懂她因为童年的不幸而生成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仅仅这一个“懂得”,也许就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的最大原因。其实细细分析来,张爱玲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她不以尘世的价值观去品评一个人。她没有什么政治观念,只是把胡兰成当作一个懂她的男人,而不是汪伪政府的汉奸;对于胡兰成的妻室,她也不在乎,因她似乎并不想到天长地久的事。她在一封信中对胡兰成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也许她只在乎胡兰成当下对她的爱,其他的,她都不愿多想。胡兰成的年龄比她大出很多,但这也许又成了她爱他的原因。张爱玲从小缺乏父爱,便容易对大龄男性产生特别的感情,所以,年龄问题也不是障碍。于是,她倾尽自己的全部去爱他了,就这样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相爱了。爱得那样的超凡脱俗。
 
  1944年8月,胡兰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与他离婚。这既给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一个升华的机会——结婚;又给张爱玲在胡兰成身边腾出了位置。这一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了,他们就这样结婚了,没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纸婚书为凭。因为胡兰成怕日后时局变动,自己的身份会拖累张爱玲。这一段时间,也是张爱玲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间。胡兰成对她的写作是有帮助的,两人会一起讨论一些文学话题。1944年年底,时局明显地在变动。日军在中国的势力已经江河日下。而胡兰成作为汪伪政府的官员,也有了危机感。有一个傍晚,两人在张爱玲家的阳台上看上海的暮色。胡兰成对她说了当下的时局,恐自己将来有难。张爱玲虽对政治不敏感,但此刻,她知道,这个国,这一次是真真连到她的家了。汉乐府中有“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的ray雷竞技下载。而张爱玲此刻是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两句诗的含义。胡兰成说“将来日本战败,我大概还是能逃脱这一劫的,就是开始一两年恐怕要隐姓埋名躲藏起来,我们不好再在一起的。”张爱玲笑道:“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1944年11月,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开始了与张爱玲的长期分离。那是一个时常有警报和空袭的时期。有一天,胡兰成在路上遇到了轰炸,人群一片慌乱,他跪倒在铁轨上,以为自己快要炸死了,绝望中,他只喊出两个字:爱玲!这个时候,他还是全心爱着张爱玲的。
 
  胡兰成毕竟是个毫无责任感的人,来武汉不久,他便与汉阳医院一个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他不向小周隐瞒张爱玲,但又向她表明要娶她——只有做妾了。但小周的生母是妾,她的反应是,不能娘是妾,女儿也是妾。于是胡兰成又进行了一次婚礼,似乎全然忘了张爱玲的存在。而张爱玲对此一无所知。她给他写信来,还向他诉说她生活中的一切琐碎的小事。她竟还是那样投入地爱他。1945年3月,胡兰成从武汉回到上海。在张爱玲处住了一个多月。此时,他才将小周的事情告诉了张爱玲。她是震动的,因为她把自己对胡兰成的爱看作是那样坚贞不可动摇的,但又怎么会冒出来一个小周?此时,张爱玲的心已被刺伤了,但她仍是爱他的。于是她只有默默承受。两个人在一起,胡兰成倒是再也不提小周了。也许他就是这样一个只看见眼前的人。可惜,5月,胡兰成又回到了武汉。一见到小周,就有回家的感觉——他又忘了张爱玲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战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如昔,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末日也来了,重庆方面定会惩办他这样的汉奸。于是他逃到了浙江,化名张嘉仪,称自己是张爱玲祖父张佩纶的后人。胡兰成潜逃温州,因而结识新欢范秀美。当张爱玲得悉胡兰成藏身之处,千里迢迢觅到他的时候,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张爱玲不仅明智而且善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她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也从不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张爱玲非常委屈,她的心里只有这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的心里却装着几个女人,叫她怎么能不感伤?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她叹口气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张爱玲已经知道,她这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再有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此后的八、九个月时间,两人偶有通讯。张爱玲也会用自己的稿费接济胡兰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有一次,胡兰成有机会途径上海,在危险之中,他在张爱玲处住了一夜。张爱玲十分冷淡,当夜,两人分室而居。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道别,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涟涟,哽咽中只叫了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几个月后,1947年6月,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诀别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小吉就是小劫的意思。信中张爱玲还顺带给胡兰成寄去了30万元钱,这是她创作《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稿酬,张爱玲对胡兰成可算是仁至义尽。自此以后,这二人一场传奇之恋,就这样辛酸地谢幕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于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人评论:胡兰成之于女人,就如同贾宝玉之于女人一样。一样的懂得,一样的爱惜,一样的成为女人命中的魔星。他与张爱玲,是于千万人当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所以才令张爱玲在梦中喊出“兰成”二字……张爱玲对胡兰成,是完全倾心,没有任何条件的,哪怕胡兰成在赞美她的时候,也一样的赞美着她的好朋友炎樱;甚至胡兰成与她在一起时,还偷与苏青密会,被她撞个正着。虽然心头酸楚,但也罢了,因为眼前这男子,是说过要给她现世安稳的。
 
  胡兰成在抗战胜利经香港逃亡日本。在日本期间开始学习日语,结识大数学家冈洁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村秀树,遂成就其学问体系。1974年来到台湾,受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当时叫做阳明山文化学院)终身教授。在台湾文学界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化,有人相当欣赏他的散文风格,有人则对他有相当严厉的评论。胡兰成于1981年7月25日在东京病逝。主要作品:《西江上》《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战难,和亦不易》、《禅是一枝花》、《中国的礼乐与风景》、《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革命要诗与学问》、《闲愁万种》、《建国新书》、《经书新语》、《寄生日本》《心经随喜》等。《今生今世》一书,写了与胡兰成有关系的8个女人,除了后来染病的全慧文及被张爱玲取而代之的应英娣(歌女小白杨),其他的6位,书中所占篇幅竟大致相同,平均用力到如此,胡兰成还是应了他不做选择的话。他晚年出版的《今生今世》中详细的描写了他在爱情与政治上摇摆的个性。《今生今世》中,确切与胡兰成有过关系的一共8位,其中民间女子5位,分别是发妻玉凤、女教师全慧文、护士小周、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子一枝。剩下的3位,一是红歌女,一是临水照花的才女张爱玲,还有一位,最后则与胡兰成在日本生死相守,终老于岁月。这个女子比起张爱玲的不寻常来,竟丝毫也不逊色,她便是原来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压寨夫人,上海滩的大姐大佘爱珍。


编辑:ctwxc

相关推荐

扫一扫 更健康